人臉識別推開商業大門新方式
來源:數字音視工程網 編輯:杜鑫 2017-12-26 11:10:14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繼9月初,支付寶宣布在肯德基KPRO餐廳上線刷臉支付,到12月多家銀行推行“刷臉取款”。生物識別技術正推動著刷臉支付的商業模式進入一個新的時代。
“刷臉取款”方便嗎?
每天限取3000元,不到一分鐘完成操作
對于刷臉取款功能是否需要單獨進行開通的問題,農業銀行客服人員表示,“刷臉取款”無需開通;而招商銀行客服人員表示,這一功能需要開通,流程為登陸手機銀行,點擊“我的”-“全部”,在“助手”中點擊“ATM刷臉取款”,即可開通。
此外,“刷臉取款”存在額度限制。招商銀行當日單卡累計取款限額為3000元;農行為每日單筆不超過3000元,日累計不超過10000元,且單日不超過5次。建設銀行這一上限為2500元。
同時,建設銀行還可以選擇“刷臉取款設置”對系統內已存的正臉照片進行修改,也可以關閉刷臉取款功能。此外,目前的刷臉取款暫不支持存款、轉賬以及跨行取款。
刷臉支付靠譜嗎?
就支付這件事而言,生物識別既能解決一定的痛點,也能帶來很大的便利。用戶不必記住那么多復雜、繁瑣的密碼,也減少了實地驗證的必要性,降低了用戶的使用成本。
我們經常聽到用戶數據泄露等新聞,往往是用戶在多平臺統一密碼導致的,又叫“撞庫”。這是極其不靠譜,不安全的。而如果在不同平臺使用不同密碼,用戶又常常記不住。生物識別技術,可以幫助解決這個問題。另外也使用戶不必實地去辦理,可以遠程操作。
例如支付寶使用的兩個入口:正常登陸、安全中心。目前的應用有高風險支付、修改密碼、實名認證等48個場景使用刷臉驗證。一些銀行也在嘗試將生物識別技術引入到自己的APP中,提升安全程度,也增強便捷性。
人臉識別技術的快速落地將讓我們逐漸擺脫“身手卡鑰”的束縛,快速步入無現金時代。隨著人臉識別技術不斷成熟,市場需求將加速釋放,應用場景不斷被挖掘。從社保領取到校園門禁,從遠程預授信到安檢閘機檢查,人臉識別正不斷打開市場。
從心存疑慮到深信不疑,從迷惑不解到豁然開朗,同其他身份驗證方式一樣,人臉識別也經歷了來自技術、社會和經濟的多個發展階段。新事物的誕生總會伴隨著懷疑和制約,但空間與發展更是新技術的廣闊前景。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人臉識別技術能夠更廣泛地運用到生活的各個角落,為大眾帶來更智能、便捷的社會生活。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