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報】解讀全球及中國顯示產業發展
來源:數字音視工程網 編輯:胡燕 2017-12-19 10:27:53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12月14日,主題為“顯示改變生活,創新引領未來”的首屆中國智能顯示創新大會在武漢隆重舉行。會議上,奧維云網副總裁董敏先生發表了《全球及中國顯示產業發展報告》的主題演講,分別對當前全球及中國顯示產業市場格局,以及未來顯示應用進行了詳細的解讀。以下為主要的演講內容。
消費電子產業體量逐年攀升,顯示面板率先受益
全球經濟正在恢復增長,在貨幣政策以及財政政策支持下,多數國家經濟增長率穩步提升。良好的經濟基礎決定了消費能力,再加上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全球生產制造水平的提升以及創新產品不斷推出的拉動力,全球消費電子產業穩定向好,預計今年將達到1.5萬億美金的規模。消費電子整體向好的大背景之下,作為關鍵部件的顯示面板率先受益。無論是產業規模還是技術能力都在穩步提升,全球面板出貨面積逐年攀升,其中手機面板、TV面板出貨量維持了六年的長足增長,對顯示面板產業的興盛起到了引擎作用。
顯示技術進入集大成階段,微創新持續不斷,同時,迎來新一輪革命周期
顯示技術進入了集大成時代,各項指標都實現了人眼所能感受的極致。我們叫5H,清晰度方面,目前已經到了8k,10K,4K電視在全球出貨中占到33%。色域方面,通過彩膜增強,背光純化,量子點等技術,目前已經實現NTSC 110%。HDR高動態范圍,目前在中國市場占比已經達到30%。HFR高幀頻已經從60Hz發展到240Hz。對比度通過對背光的控制也幾乎達到了極限。
面板在工業設計方面同樣掀起了爆發性的微創新浪潮。包括曲面,超輕薄,柔性,雙面,透明,屏幕聲場以及全面屏等。同時,顯示產業迎來了新一輪的革命周期。顯示技術又一次從單一走向多元,OLED,QLED,激光,Micro LED 都在試圖打破LCD的性能邊界。我們可以將下一代顯示理解為自放光時代,OLED、QLED和Micro LED只是不同的自發光材料,他們都要“生長”在TFT基板之上——無論是誰勝利,都會從液晶產業繼承至少70%的產業鏈和設備設施,都是為了實現更高的發光效率。而企業和科學家們終極的最核心的目標就是消費者能夠無限接近體驗和現實之間的邊界。
中國正漸入佳境,分享政策紅利,產業進入收割期
在面板產業轉移的確定性趨勢中,中國大陸的話語權不斷提升?;旧鲜侵羞M韓守日退的趨勢。其中,大陸LCD面板出貨份額逐年增加,2017年達29%,表現漸入佳境。此外,奧維通過對中國的半導體顯示行業進行長期監測,根據數據模型,擬合了IPT( Industry-Profit-Technology )曲線。該模型對國家重點扶持的產業,通過技術發展和盈利情況兩個維度來評價產業所處的狀態和發展階段。從曲線中,可以看到,面板產業已經處于收割期,無論是技術還是盈虧狀況都相對成熟。
未來將新建11條高世代產線,其中9條在大陸;小尺寸OLED產能集中釋放
目前全球在建及規劃高世代產線達11條,其中有9條在大陸,從2018年到2021年都是產能釋放高峰期。未來相當多的超大尺寸面板如65”/75”主要在中國大陸地區生產,預計2018年65”及以上出貨量同比增長68%,2020年TV平均尺寸將達到47寸。在小尺寸方面,OLED短期內仍是三星一家獨大的格局。國內企業維信諾、京東方、和輝光電、天馬、華星光電等正在積極布局,預計到2020年產能可充分釋放,屆時大陸地區OLED產能占比將超過25%,韓國和大陸主導未來OLED產業格局。
其他細分應用領域
激光投影:2017年全球投影機產品銷售近900萬臺,中國銷售量超過230萬臺,其中激光投影銷量為31萬臺。雖然體量仍較小,但激光投影在中國發展“勢如破竹”,以2015年為發展元年,增速達543%,并且近三年銷量仍持續呈高速增長之勢。
LED顯示:經過去年和今年的健康發展,市場出清,落后產能盡數出局,大廠的競爭格局凸顯,推動LED顯示持續攀升,2017年市場規模有望突破400億元,同比增速28.7%。
小間距LED:隨著國家智慧城市、平安城市、城鎮化建設等政策的推進,小間距市場急劇增長,2016年增速達73.7%。預計全年銷售額38.2億元,全球占比61.6%,未來幾年都將維持這樣的高位。
Micro LED: Micro LED是小間距LED的后一代顯示技術,由于工藝不成熟、成本過高、良率偏低等不足,當前產業鏈各環節仍處于研發布局和實驗室demo階段。為了推動Micro LED的商業化,亞太和歐美地區各廠家正積極布局相關技術領域。在眾多布局廠商中,可以分成5大陣營:“原生”企業、LED企業、學術派、顯示面板企業、“跨界”企業,每一類企業,我們都能看到中國企業的及時卡位。
芯片產業: 2017年,中國半導體消費的全球占比已經達到了61%。相比進口金額貿易逆差,中國對海外芯片市場存在嚴重依賴。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截止 2017 年 6 月規模已達到 1387.2 億元,由“大基金”撬動的地方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達 5145 億元。現“二期”正在醞釀中,預計兩千億規模。地方資本加上大基金,規模直逼一萬億元。大基金一期重點在制造,二期重點在設計,將投入至少25%的資金在國家戰略和新興行業,比如物聯網等領域。
未來是物聯網時代,也是屏聯網時代
2020年,我們預計全球物聯網市場規模達到12000億美金,全球聯網設備將增加到380億部。未來也是屏聯網時代,需要每一個節點成為信息的采集點和指令的執行端,屏就是最簡便的輸出和輸入載體。當前,我們已經在生活的周遭看到了不少創新的顯示單品,如智慧安防的大屏幕監測中心,智慧教育的電子白板、電子黑板,智慧零售的廣告機、販賣機,創意產品的智能畫框、智能鋼琴,戶外的LED拼接穹頂,還有新能源的智能充電樁等,顯示產品創新在持續進行中。
5G即將到來,帶動顯示無處不在,下一代顯示硬件+AI/AR
5G在2020年正式規?;逃?。應用方向不僅僅是實現人與人的通信,還將擴大到人與物、物與物的通信。它將真正實現“信息隨心至,萬物觸手及”。我們預計2020年,5G將帶動國內直接經濟產出4840億元,間接經濟產出12000億元。伴隨5G物聯網的部署,智慧家居、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制造,智慧醫療,車聯網都會一一實現。在更微觀的產品方面,我們認為,智能顯示終端設備將作為人機交互的重要入口,下一代的產品定義,將會是顯示硬件與AI&AR的結合,同時利用5G物聯網的快速通信,實現全方位、真實、實時的用戶體驗。
賽道先發優勢是機會
中國已在趨勢性的行業搶先布局,比如5G、物聯網、AI等個別領域當下已經實現了賽道首發。5G方面,中國是全球最大的5G試驗網,全球首個5G商用網絡。物聯網方面,中國已經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物聯網市場,2016年市場規模超9000億元。AI方面,語音合成12次蟬聯世界第一,2016年,申請專利數量為29023項,已經超越美國。從追趕到部分引領,在新一輪的成長主線中,地位已然發生改變,我們認為,中國非常有希望抓住這一輪機會,實現產業轉移的承接,實現全面的彎道超車。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