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三区四区,亚洲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久久,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

DAV首頁
數字音視工程網

微信公眾號

數字音視工程網

手機DAV

null
null
null
卓華,
招商,
null
null
null
快捷,
null

我的位置:

share

顯示板上游國產化提速 從量到質仍待突破

來源:數字音視工程網        編輯:胡燕    2017-05-26 08:46:54     加入收藏    咨詢

咨詢
所在單位:*
姓名:*
手機:*
職位:
郵箱:*
其他聯系方式:
咨詢內容:
驗證碼:
不能為空 驗證碼錯誤
確定

據了解,液晶面板上游國產化率不容樂觀,液晶面板內的主要原材料包括混合液晶材料、驅動IC、偏光片、背光模組、玻璃基板和彩色濾光片。作為發展多年、技術相對成熟的領域,目前國產液晶面板上游仍弱于海外,在包括液晶玻璃基板、偏光片等領域仍受制于人。

  近年來,在中游顯示面板的帶動下,我國相關企業在上游原材料端的投資也在跟進。據分析,目前無論從國產化率還是技術水平而言,質的突破還未發生,但在未來兩至三年內,國產面板原材料領域或將迎來一波質的提升浪潮。

  在琳瑯滿目的2017美國國際顯示周現場,中國面板企業已開始以傲人之姿占據一席之地。然而,上溯至面板原材料領域,國內外還有很大差距。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顯示周現場多方了解到,目前國內主流顯示面板企業的原材料和設備,仍大量依靠進口。

  改變也在悄然發生。“未來五年,在TFT-LCD領域,注定是我國原材料全面替代進口產品一個大飛躍的階段。”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光電子事業部分析師趙翼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直言,“我國應該能夠掌握從基板玻璃、偏光片、膜材料、彩色濾光片到液晶材料、驅動IC等絕大多數環節的原材料產品。當然,產品的質量和市場認可度還需要一個過程。”

  然而,趙翼指出,在當前大熱的OLED尤其AMOLED領域,原材料方面的核心技術仍將被日韓歐美企業牢牢掌控,隨著AMOLED的大規模應用,平板顯示領域國產化率將再次下降。“但是,相信有了TFT-LCD的發展基礎,OLED領域原材料和國外企業的差距,將遠小于在21世紀初我國最開始發展平板顯示產業的時候。”

  這也就意味著,國內顯示面板上游的窗口期不再遙不可及。但同時,這也需要國內上游企業積極蓄力,以擁抱未來的可能性。

  總體弱于海外

  相較海外,國內面板上游廠商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在現下時興的OLED領域,國內外上游差距尤為突出。記者了解到,從該產業鏈上游國產化率來看,盡管包括光刻機、FFM、檢測設備、貼合設備、自動化設備、終端發光材料、驅動IC等OLED部分環節,國內已開始實現產業化,但該技術最核心的蒸鍍和封裝設備,目前仍未取得實質性突破。

  液晶面板上游國產化率同樣不容樂觀。據了解,液晶面板內的主要原材料包括混合液晶材料、驅動IC、偏光片、背光模組、玻璃基板和彩色濾光片。作為發展多年、技術相對成熟的領域,目前國產液晶面板上游仍弱于海外,在包括液晶玻璃基板、偏光片等領域仍受制于人。

  例如,在液晶玻璃基板領域,目前市場主要以美國康寧、日本旭硝子和電氣硝子為世界三強,占據全球超過九成的市場份額,其中僅康寧一家就占比過半。我國相關廠商主要包括東旭光電及彩虹股份,“然而產品局限在5代和6代生產線,國產玻璃基板的市場占有率僅為12%,需求量最大的8.5代線玻璃基板全部依靠進口。”趙翼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在國內廠商看來,這與國外企業的先發優勢不無相關。“美國康寧在材料科學和制程工藝領域有160多年的積累,玻璃基板也有四五十年的歷史,而玻璃基板在國內是個新興產業,僅有幾年歷史,雙方在技術積淀上存在巨大差距,國內的玻璃基板生產技術偏弱。”相關行業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此外,國際主要玻璃生產企業大都會與面板生產廠商簽訂長期合作協議,嚴重限制了國產玻璃基板的市場拓展。”

  偏光片同樣是液晶面板技術國產化較為困難的領域之一。據了解,目前該領域全球范圍內僅包括日本、韓國、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地區四個玩家。從產能來看,偏光片生產集中在后三者的八家企業中,產能均在3000萬平方米以上。三利譜作為中國大陸的龍頭企業,2016年初的產能僅700萬平方米。

  “2016年11月,三利譜在合肥為京東方配套的一期工程完工,產能高達1600萬平方米,加上深圳原有的700萬平方米產能,總產能已經超過2300萬平方米,接近世界八強3000萬平方米的門檻。”趙翼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但是其產品達到用戶的需求,預計還需要一定時間。”

  作為液晶面板中成本較高的原材料之一,彩色濾光片的國產化進展相對較快,但與海外企業相比同樣存在差距。據了解,目前業內液晶面板廠家大多自制彩色濾光片,三星的自制比率約75%,LGD自制率高達90%,但國內廠商如京東方、龍騰光電等,自制比例遠不及前述廠商。

  “彩色濾光片產業一直被國際企業壟斷,國內面板巨頭京東方、龍騰光電和中航光電等所需G5彩色濾光片均需外購,進口比例達70%以上。G5彩色濾光片存在巨大的國產替代進口的空間。”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在G6以上世代線,國內面板廠商均配套建設了彩色濾光片生產線,但在原材料方面依然依賴進口。”

  等待質變

  盡管總體不敵海外,但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相較于2015年之前,顯示面板原材料領域的國產化進展仍可以用快速提升來形容。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東旭光電方面了解到,目前其已擁有整套自主知識產權的平板顯示玻璃基板工藝設備及制造技術,而且在國內率先將玻璃基板厚度降至0.3mm級等,產品良率也在穩步提升;在產線升級和規模提升方面,東旭光電總投資70億元,打造國內首條8.5代液晶玻璃基板生產線,于今年5月18日正式運營,成品良品已順利下線并送京東方進行批量認證。第二代生產線也在建設過程中。

  彩色濾光片方面,東旭光電于2015年斥資30億元,引進日本DNP唯一一條第五代彩色濾光片生產線和技術。“這不僅使其彩色濾光片生產技術和水平跨入國際先進水準,同時也贏得DNP中國市場份額。”相關人士評論稱,“東旭光電彩色濾光片客戶已固定為龍騰光電和京東方。”

  不過,目前的改變更多還是停留在“量變”程度。“近年來,在中游顯示面板的帶動下,上游原材料投資也在跟進。此前我國的產能更多在中低端領域,如今這種局面正在緩解,2015年至2016年期間,多個高世代、大產能玻璃基板、偏光片、彩色濾光片項目也在投資。”趙翼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但是,無論從國產化率還是技術水平來講,質的突破還未發生。上述項目真正投產并滿足市場需求,預計將在2018年以后。”

  這也意味著,在未來兩至三年內,國產面板原材料領域或將迎來一波質的提升浪潮。“預計到2020年,我國將有至少16條8.5代以上生產線,6條AMOLED 6代生產線。在巨大的需求帶動下,一方面,面板企業受制于人,原材料完全進口,沒有議價能力,迫切希望應用國產原材料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上游偏光片、光學膜等環節毛利率高于面板環節,也吸引了資金進入。”趙翼分析稱。

  同時,經過多年積累,我國原材料環節龍頭企業技術實力不斷提升,國家相關政策也大力支持平板顯示上游原材料環節,這均為近兩年國產化水平由量的積累到質的提升創造了條件。

  而面對這樣的潛在窗口期,廠商需要從技術研發、資本、產業鏈上下游通力合作,以調整自身節奏。“在OLED領域,很多技術是很難通過資本、技術合作等方式獲取的,廠商必須通過自身技術研發提前布局;在高世代產品方面,廠商之間可加強與國外企業的技術合作,尤其是在TFT-LCD領域。”趙翼指出,“此外,企業應當注重發揮資本力量,加強對海外企業的收購,同時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創新,在促進技術研發的基礎上,保障市場穩定。”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收集,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若有任何疑問,請與本文作者聯系或有侵權行為聯系本站刪除。(原創稿件未經許可,不可轉載,轉載請注明來源)
掃一掃關注數字音視工程網公眾號

相關閱讀related

評論comment

 
驗證碼:
您還能輸入500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莲县| 陇川县| 双辽市| 石家庄市| 手游| 鹤庆县| 达州市| 天津市| 随州市| 嘉义市| 盐山县| 盐池县| 农安县| 千阳县| 镇雄县| 宁津县| 乐都县| 韶关市| 罗田县| 清苑县| 汝城县| 临海市| 阿图什市| 平顺县| 苍梧县| 南木林县| 峨眉山市| 繁峙县| 墨竹工卡县| 甘洛县| 左云县| 乌审旗| 景宁| 顺义区| 巩义市| 延津县| 宜丰县| 多伦县| 普格县| 辽阳县| 东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