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技術在音響行業得到普及
來源:數字音視工程網 編輯:郭雨婷 2017-01-05 09:47:00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數字技術并不是近幾年出現的新技術,但如此大規模、高水平、全面代替模擬技術,在音響行業得到普及著實讓筆者感到驚喜。
我們知道,音響行業包括音頻、視頻、燈光信號全是模擬量,對模擬量的處理(傳輸、放大、控制等)按常規思路是以模擬技術進行處理的,這在以前一直如此。但由于模擬技術存在不可克服的弱點(電路復雜、元器件種類多、不可避免帶來失真、抗干擾能力差等),大部分淡出了市場。隨著A/D、D/A轉換技術的成熟及傳感技術的發展,從理論上說,世間任一物理量都可以采用數字技術進行處理。一方面可以克服模擬技術的先天不足,另一方面,傳輸、控制水平(范圍、精度等)可大幅提高,產品升級及應用水平大大提高。
從展會上展出的產品,筆者歸納,數字技術在音響燈光行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數字技術已貫穿于整個音頻系統
縱觀整個音頻系統,除了拾音前和重放后為模擬音頻信號量,其余均已實現數字化。
因此展會上,從數字調音臺、數字周邊到數字功放,整個系統全部實現了數字化,這大大提升了系統的技術水平,完全克服了模擬音頻系統固有的缺陷。
盡管處理技術實現了數字化,但操作控制還是保留了模擬設備的習慣,使得人們克服了心理障礙,更好更快地接受數字化設備,這無疑是廠家應該重視的問題。
筆者以為,數字化設備在音頻領域中的應用,并不是數字技術本身,什么量化率、采樣頻率等,而是要解決數字設備的“數字味”。尤其是在高保真音響方面,“數字味”是高保真音響的大敵。在大信號處理、大功率D/A轉換、輸入輸出軟特性等領域要進一步深入研究,并采取相應技術克服。
二、數字音頻綜合處理器
在本屆展會上,各國內音響廠商,在數字周邊設備上,大都有自己的數字音頻綜合處理器。雖然各稱不同,有叫音箱控制器、數字處理器、音頻矩陣、媒體矩陣,但功能上大都包括了:路由、分頻、壓限、均衡等。規格有2×4、2×6、4×4、4×8等,不同的只是有個別的產品內置了針對本廠的功放、音箱個性化的參數。因此展會上很少看到常規的周邊設備。
數字周邊的普及,為簡化音頻擴聲系統組成,提高系統的可靠性,減少系統安裝調試工作量,帶來了明顯的好處,因此目前在小型擴聲系統中應用很廣。
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數字周邊的自主化產品不多,外觀、功能大同小異,主因還是采用了相同的DSP芯片。在人性化調控、設置方面不足,大都采用設備面板按鈕設置,缺少計算機軟件圖形界面設置、調整,更缺少一鍵智能設置。一句話不夠傻瓜,給不具備專業知識的安裝人員或用戶帶來困難。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