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下如何優化縣級視頻建設架構
來源:數字音視工程網 編輯:郭雨婷 2016-12-07 13:54:40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近年來,全國各地公安機關大力開展視頻監控系統建設,視頻技術已逐步成為各類案(事)件偵破處置過程中搜集證據、提取線索的重要手段。在大數據視頻監控浪潮中,如何從縣一級出發,探索出一條適合本地區實際的新路子,是當前大數據時代視頻工作面臨的新問題。
縣域視頻監控建設中的困難
一是視頻監控覆蓋率低,大部分街巷屬于盲區。縣級政府對綜合平安視頻建設的財政投入相對固定,如何將有限的資金取得最好的服務效益是擺在各級公安機關面前的現實問題。
二是監控網絡選點隨意,缺乏科學的整體布局。視頻監控建設講求“規模效應”,即在監控探頭的選點布建上以一個個點連成一個面,再以一個個面形成一整片,只有成片成片地推進建設,形成無縫聯接的網絡,才能發揮視頻監控服務實戰的最大效能。但往往公安機關在具體選點過程中,帶有較大的隨意性,認為在哪個比較重要的位置就安上兩個,哪個比較薄弱的位置也安上兩個,缺乏科學地統籌安排,致使每個監控探頭之間都是孤立的,難以形成合力,難以為偵查辦案實戰所用。
三是高清探頭成本昂貴,建成后期運維費用巨大。以新疆瑪納斯縣為例,每個300萬像素的高清視頻探頭需要接入一根帶寬為8M的光纖才能滿足實戰需求,而運營商每根光纖的收費標準為每月500元,即每年一個高清探頭的光纖接入費用為6000元,假設縣城共有100個探頭,每年花費的光纖傳輸費用為60萬元。以此類推,按照實戰需求,假設要實現無縫聯接,則需要成千上萬的探頭,每年的運行費用將達數百上千萬,這還不包括建設后期的電費、維護修理費用等等。顯然,如此巨額的運維費用不是一個縣級財政資金能夠承擔的。
四是后期維護成效較差。運行一兩年之后,后期維護的問題開始暴露,例如探頭污損、結網、樹葉遮擋、掉落遺失、人為破壞、網絡故障、硬件故障等,還有遇有道路改造、拆遷裝修動工等情況,導致探頭的斷網斷電,日積月累下來需要維護的不在少數。而現有的維護工作基本上是依靠承建公司規定時間內的“三包”政策,“三包”期限(一般為三年)過后,大部分探頭損壞之后就沒有了下文,導致資源浪費。
五是視頻布建部門不參與實戰應用,布點建設偏向“紙上談兵”。當前,公安機關的科信、信通部門主導視頻建設工作,掌控著視頻建設的規劃、選點、布建、驗收的整個過程,但由于部門工作的局限性,參與打擊與防范的實戰少,監控選點“紙上談兵”,導致視頻建設的水平標準、布局規劃與偵查防范部門的實戰要求脫節。
理順關系,科學把握布建中的幾個問題
數量與價格。新疆幅員廣闊,如何迅速推廣視頻覆蓋面,提高覆蓋率,是縣級公安機關需要解決的首要難題。由于縣級財政有限,每年的撥款用于視頻監控建設的資金有限。視頻監控的單價與數量成反比關系,要最大化利用現有資金,只有狠狠壓縮視頻監控的單價,才能大幅度提升視頻監控的數量,提高覆蓋率。
高清與標清。高清與標清以130萬像素為界,高于130像素的為高清監控,反之為標清監控。據估算,一個高清探頭建設及運轉的成本是一個標清探頭的12倍。高清監控的優點在于捕捉的錄像畫面清晰度高,但缺點就是造價偏高,運營成本較高,且對存儲的硬盤、傳輸的帶寬、夜間的補光等有較高的要求。而標清監控缺點在捕捉畫面的清晰度不夠,但優點在于成像的碼流較小,占的存儲空間小,相對的傳輸帶寬較小,因整體造價低廉,適合大量布建,而且大部分的標清監控探頭自帶紅外光源,夜間成像效果良好,隱蔽性高。可以說,高清與標清監控之間各具優缺點,是互補的關系。
軌跡與特征。從公安實戰的角度出發,視頻捕捉到的軌跡要比捕捉到的特征意義要大的多。視頻捕捉到特征,如果沒有軌跡作為支撐的話,往往是蒼白無力的。實戰中我們需要的是大量的軌跡信息,而只要保證至少有一個清晰的特征信息就足夠了。事實上,全國公安在逃人員庫內有雖有逃犯的清晰照片,但沒有軌跡的支撐,盡管相貌特征明顯,仍然很難抓獲。
實時監看與歷史回溯。視頻監控的實時監看功能的運用十分有限,特別是裝在路面上而非特殊場所特殊部位的公安視頻監控。例如,在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一起速度較快的飛車搶奪案件,即便在高質量的鏡頭中呈現出只是很輕微的蹭刮動作,在毫無提示的情況下,通過肉眼根本無法識別該案件。視頻監控的歷史回溯功能在實戰當中運用十分廣闊,可以通過錄像的回溯,在受害人、證人或相關知情人的配合下,明確違法犯罪行為發生的場景,甄別違法犯罪嫌疑人。另外,通過回溯錄像中提供的違法犯罪嫌疑人等信息,如人數、特征、作案工具、交通工具等等,都是客觀的,也可以作為串并案件的依據,還可以梳理出一定的作案規律。
更新多元化、全覆蓋的視頻建設理念
視頻偵查不是直接運用視頻圖像確定到人,而是通過視頻圖像,查清犯罪嫌疑人作案前后的吃、住、行、消過程,結合網安、刑事、住宿、上網等信息達到發現新證據、鎖定嫌疑人進而偵破案件的目的。所以,要利用視頻探頭布建一張足夠大的網,使每個視頻探頭之間均能夠相互呼應。立足縣級的財政收入實際,應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布建。
一是利用無線傳輸技術,搭建視頻天網的骨架。大膽采用國內先進的5.8G無線傳輸技術,無線高清視頻通過自組局域網、廣域網,層層向公安局指揮中心服務器傳輸視頻訊號,既滿足實戰中對高清視頻的需求,又無需運營商的鏈路聯接,節省大量的后期運行資金。
二是推進三級分控平臺覆蓋小區小巷,填充視頻天網的血肉。依托派出所、警務室及其下轄的各個小區進行視頻布建,將小區內部所有的單元樓通道、公共出入口、臨街的輔路、人行道以及與小區之外相聯接的所有道路全部用視頻進行覆蓋,最大限度實現視頻監控的群防群治。
三是探索智能化新設備使用范圍,點亮視頻天網的眼睛。在縣城區與各鄉鎮之間、縣域范圍與外縣市之間的所有通道、進出路段布建治安卡口,在縣主城區交通樞紐、十字路口布建電子警察,形成“內巡外卡”的智能管控格局,實現更主動、更全面、更持續、更有效的社會面管控。
形成精細化、重實效的視頻偵查機制
一是強化信息采集機制。發揮視頻監控實時監看、數據存儲功能,跨時空收集梳理涉案的相關“人、事、地、物”信息,動態掌控現行案件的作案對象,鎖定逃離方向,有針對性開展設卡圍捕工作。同時,通過智能化預警或實時監看發現的可疑情況,對可疑對象開展全程跟蹤、觀察、收集,利用視頻實行動態管控、預判下一步可能發生的緊急狀況,并及時通知巡防警力前往核實、判明情況。
二是強化情報研判機制。在特殊時間節點,要結合人員密集場所、案件高發區域、外來人員暫住地等人流、車流的數量、來源去向及行為特點開展動態化監測,開展精確的分析、研判,按照周、月、季等時間節點進行前瞻性預測。合理布置街面警力,動態調整打防措施,有針對性開展走訪排查,強化對高發、多發案件、苗頭事件的嚴打整治力度,提升警務效能。
三是強化以視頻為龍頭的打防新機制。要強化民警圖偵意識,不斷創新以視頻為龍頭的打防新機制。要不斷創新視頻監控系統技戰法,努力挖掘視頻監控系統的實戰能力,如行為反常識別法、活動軌跡法、信息比對法、接力跟蹤法、實時監控法、便衣伏擊法、固定證據法等,以更好更快更全面地提升公安機關駕馭社會治安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