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屏顯示王者之爭,OLED或是奇兵?
來源:數字音視工程網 編輯:郭雨婷 2016-09-14 17:39:43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從黑白電視到彩屏電視、從3D到4K、從互聯網電視到智能電視…20多年來,為了爭奪客廳中最重要的一塊顯示屏,彩電企業們使出渾身解數推陳出新。
近年來,OLED在電視行業里熱了起來,百度指數是最直觀的例證,OLED的百度指數在今年5月達到了高峰(5400)——是往年平均水平的近5倍,而在蘇寧、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上OLED電視的搜索量也非常驚人,OLED配置在某種程度上成了衡量高端電視的標準。
在此背景下,傳統彩電巨頭也開始發力OLED市場,提前卡位,爭奪OLED電視第一品牌形象。以行業巨頭創維為例,其在最近推出OLED電視S9D,獲得了不錯的反響。
下一個技術風口?
OLED全名為有機發光二極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其具有與液晶電視所不同的發光機理,擁有自發光、視角開闊、反應速度靈敏、耗電低、對比度高等特點。除了畫質呈現方面的優勢,OLED結構簡單,甚至可以呈現雙面、卷曲、透明,折疊、可穿戴等各種各樣的設計,在理論上,OLED屏可以附著在任何透明或不規則的物體表面。
一方面,這些足夠令人印象深刻的性能表現吸引了傳統彩電巨頭,另一個角度看,傳統彩電巨頭已經迫切需要向高端產品轉型。在某些互聯網品牌的崛起之下,彩電巨頭的市場空間勢必受到一定程度的擠壓,而這又助推了其對于“風口技術”的豪賭。
在這一邏輯下,創維等公司對于OLED技術的投入則顯得理所應當。作為電視機產品最重要、成本占比最高的組件,顯示面板的更新換代和技術革新,往往會引發新一輪洗牌。
不只是彩電行業,特色明顯的OLED技術已經吸引了手機行業的青睞。近日有傳言稱,蘋果公司已經通知供應鏈廠商,2017年的iPhone會部分導入OLED, 2018年的全部iPhone手機都會采用OLED屏幕。
OLED市場依然在增長
OLED的優越性毋庸置疑,但目前來看其發展前景并未達成行業共識。質疑者通常認為,其存在屏幕價格過高、良品率偏低、易老化等諸多問題。
但事實上,這些關于 OLED 的技術瓶頸都已基本得到解決。據了解,目前OLED產品的壽命已經可以確保在5萬小時以上,這意味著,如果每天觀看8小時,可使用17年以上。從良品率上看,2K OLED面板兩年就達到了80%的良品率,可堪對照的是,上一代液晶面板發展的初期良品率不足50%,花了近10年才達到80%。
目前讓OLED難以“飛入尋常百姓家”的關鍵,仍是價格因素。同樣以創維此次發布的S9D為例,55英寸售價15999元,65英寸售價則達到了29999元。這一價位直觀體現了OLED作為彩電行業“新貴”的特殊地位,而從行業經驗上來看,一旦OLED面板實現大規模生產,價格門檻的突破并不遙遠。創維敢于推出此類高端價位產品,正是努力在OLED市場藍海中積累“先發優勢”。
據了解,如今OLED大屏的生產技術主要被LG集團旗下的LG Display公司掌握,創維是其戰略合作伙伴,也就是說目前大部分的OLED電視都來自LG、創維。
去年9月,在LG集團、創維等企業的推動下,中國成立了OLED顯示產業聯盟,聯盟成員包括LGD(LG集團的顯示器公司)、LG電子(LG集團的電子產品公司)、創維、康佳、長虹、海爾、蘇寧、國美等近30家彩電業上下游產業鏈和研究機構。相信隨著這些彩電廠商們的快速跟進,OLED產業的發展將得到加速。
據市場調研機構IHS的數據顯示,OLED的市場規模在未來幾年將得到高速發展,預計到2022年,這一市場將增長到291億美元,企業們看中的正是這個未來市場的潛力。
如今的彩電行業早已進入了技術驅動的時代,在消費者眼里的一個細微差別,可能正是一個企業的費盡心血建立的技術壁壘。OLED能否將彩電行業推向一個新的高度,恐怕只有時間能證明。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