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售貨機 --超市、大賣場克制便利店與電商的最后“神器”
來源:數字音視工程網 編輯:郭雨婷 2016-09-07 16:12:38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從90年代中期第一波國外超市“入侵”到今天,20年過去了,國內超市行業終于迎來了他的“拐點”。
在物資和品牌并不發達的時代,大賣場、超市對于中國普通老百姓的影響無疑是深遠的,然而在今天的大流通時代,大賣場和超市卻陷入一種尷尬的境地。
“超市、大賣場的時代正在離去!”
2015年家樂福關店18家,2016年沃爾瑪關店269家,冰冷的數字傳遞著陣陣的寒意。電商的迅速發展和服務的快速升級在極短時間內催垮了超市與大賣場的防御陣地。而如雨后春筍般冒出的便利店則更是抄了超市和大賣場的后路。7-11、全家、羅森、好德、可的、快客等遍地開花,猛虎斗不過群狼,在消費者追求的便捷服務面前,超市、大賣場正陷入某種尷尬的境地,某型大賣場負責人曾說道“屬于我們的時代正在過去!”。
真的不可挽回了?
大賣場、超市作為一種相對成熟的業態現在仍然有著非常多的機會,良好的品牌本身就是一種無形資產。非常多的超市、大賣場正在努力的適應市場的變化,包括開設屬于自己的電商,開設自有品牌便利店等等,然而僅僅這些真的夠了么?顯然還遠遠不夠,在當前各項經營成本高昂的前提下,類似的措施亦是舉步維艱。舉個簡單的例子,在北上廣深這些區域,便利店數量幾近飽和,適合的店面幾乎一店難求,在這樣的情況下,超市、大賣場就更需要尋找更有效的方式進行“突圍”了。
易于部署、低成本、且容易進行標準化管理的選擇還剩下什么呢?
只剩下自販機 !重要的是這還是一個新興領域,遠沒有達到飽和的市場!
自動售貨機在海外作為一種成熟的業態一直深受消費者歡迎,在自販機大國日本,自動售貨機的數量更達到了驚人的500多萬臺,平均每25人就配有一臺自動售貨機,消費者出門見到最多的就是自動售貨機,而且所售商品琳瑯滿目,幾乎能滿足大部分消費者的需求。對比國內,根據中國百貨商業協會自助售貨行業分會2015年年底發布的相關數據,國內自動售貨機保有量雖然經歷了連續多年的快速增長,但仍只維持在15萬臺左右的水平,中間的市場空間有多大,稍微戰略眼光的管理者一看便知。
自販機的功能日漸強大,業務屬性決定了自動售貨機未來在微零售業態中的地位。
自動售貨機是目前最接近便利店的業態之一,同時兼有24小時不間斷工作、易于部署、低成本等特性,隨著近幾年的技術發展,自動售貨機的功能也日趨強大,中國自動售貨行業網的研究報告顯示,一般便利店銷售的產品品類在2200多種,而自販機可銷售的產品與之相近,相差僅400余種,幾乎便利店常見可賣的,自動售貨機均可銷售。而同樣開設一家便利店的成本幾乎可以布設十個自販機運營點,如果說今天的便利店是群狼的話,那么當便利店遭遇到比他更為兇猛的自販機的時候,便利店又會是怎樣的狀態。數量的優勢還僅僅是一個方面,今天的自動售貨機已經具備連通線上線下的功能,消費者甚至可以線上購物、線下提貨,這給了超市與大賣場整合更多的服務提供了空間,自助售貨給消費者帶來便捷同時也兼顧了消費者的即時需求,善加利用,自販機將無疑成為超市與大賣場克制電商與便利店的一種首選工具。
評論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