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領域再掀動蕩 富士康謀建泛日本OLED聯盟對抗三星
來源:互聯網 編輯:郭雨婷 2016-09-01 09:01:42 加入收藏 咨詢

所在單位: | * |
姓名: | * |
手機: | * |
職位: | |
郵箱: | * |
其他聯系方式: | |
咨詢內容: | |
驗證碼: |
|
據《日經新聞》報道,日本電子制造商夏普的新任社長戴正吳要求東京通過創建一個政府支持的行業平臺,幫助夏普與其日本競爭對手Japan Display公司建立一個聯盟,以聯合開發先進的OLED面板技術。
戴正吳被視為鴻海精密集團董事長郭臺銘的左右手,他在周一的時候對媒體表達了上述觀點。鴻海(也稱“富士康”)是蘋果iPhone手機最大的代工企業,蘋果公司計劃在2017年開始在iPhone手機上采用OLED面板,而這無形中表明OLED將成為下一代主流顯示技術。鴻海于本月初完成了對身陷虧損泥潭中的夏普的35億美元收購案。
“日本政府應該建立一個行業技術平臺,并允許夏普和Japan Display使用這個平臺,以便東京能夠整合國內技術來形成一個日本聯盟對抗韓國,”戴正吳在一份聲明中表示。
戴正吳的書面聲明是在他接受日本媒體采訪的幾個小時后發表的。他在采訪中透露,夏普打算和Japan Display合作,一起開發OLED面板。
然而,Japan Display否認對此事知情。一位行業內人士透露,不管是夏普方面,還是戴正吳本人,都還沒有和Japan Display就可能的合作進行接洽。
據《日經新聞》報道,蘋果打算明年至少在一款iPhone機型上采用OLED面板,韓國的三星電子將成為其OLED面板的獨家供應商。
與當前iPhone手機上采用的液晶面板相比,OLED面板由于具有更清晰的屏幕對比度和更加柔性的優勢,已逐漸占據上風。
OLED面板可以彎曲,就像三星高端手機S7 Edge和Galaxy Note 7的曲面屏幕呈現的效果一樣,OLED面板甚至還可以折疊。OLED面板的柔性特性讓智能手機制造商在創新設計方面擁有了更多的空間。
對比之下,液晶面板較為堅硬,其形態不可改變。
目前,三星是全球唯一一家具有大規模生產OLED面板能力的公司,其控制著全球95%的OLED面板市場份額。中國大陸、日本、中國臺灣均在加碼這項技術,謀求奮起直追趕超三星。
中國大陸正在引導資金進入OLED面板制造領域,但日本和中國臺灣顯得缺乏意愿或者資源來驅動這項技術的發展,而富士康卻是個例外。
富士康在收購夏普時,就一直在敏銳關注著后者的顯示技術,并且承諾投資2000億日元(約合19億美元)開發OLED面板這項資金密集型技術。
市場研究機構WitsView公司分析師Boyce Fan表示,越來越多的移動設備將采用OLED面板是不可避免的,預計到2020年會有超過50%的智能手機將采用這種先進的面板。
Japan Display也敏銳地意識到OLED面板在下一代智能手機和移動設備的發展中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我們相信OLED面板在不久的將來或三到五年的時間內會成為智能手機領域的主流,” Japan Display高管Hiroyuki Ohshima表示。他說,智能手機制造商急切想試驗新型顯示面板以便在整體市場放緩的大環境中使其自身差異化。在他看來,OLED面板的柔性是一個“巨大的優勢”,能夠幫助設備制造商拿出更多具有革命性的設計,在與對手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另一位行業人士表示,臺灣和日本公司在缺乏中國大陸企業所具有的充足資金資源的時候,把資源匯聚到一起就變得有意義了。
然而,WitsView分析師Boyce Fan認為,不管是對臺灣和日本政府,還是對夏普和Japan Display來說,要迅速達成共同開發OLED面板的協議,并沒有那么容易,畢竟達成協議之前需要進行幾輪重要的會談。
Boyce Fan表示,Japan Display目前最需要的是建設OLED設備所需的資金支持,如果臺灣或者富士康或者夏普能夠提供資金,雙方的談判之路就會順利得多。
根據Boyce Fan的觀點,即便夏普和Japan Display真的結成了聯盟,他們仍然需要至少兩年才能實現OLED面板的量產。“要真正改變競爭格局,需要等到2018年末或者2019年,而且前提條件是雙方的交流進行得非常順利。”
IHS DisplaySearch研究總監David Hsieh表示,如果日本和臺灣真的建立一家合資公司,共同投資OLED生產設備,那么確實會更有前途。
“這將幫助日本和臺灣兩方面降低OLED面板重資金投入的風險,有可能促進全球在OLED面板上的投資計劃,并盡快給三星造成壓力,”David Hsieh表示。
評論comment